南充市半山零水農業有限公司
電 話:17738778511
電 話:15281728366(微信同號)
地 址:南充市順慶區燈臺鄉谷家廟村5組
網址: www.977166f.com
佛手,是一枚只有中國人才懂的果子。
佛手,諧音福壽,順天垂象(示),腹滿之義(畐),此之謂福,佑也;壽者,長久也。心寬福來,仁者壽長,其寓意吉祥。
明人朱多炡詠佛手:疑將灑甘露,似欲攬伽梨。色現黃金界,香分肉麝臍。
佛手苗種植基地表示以佛為名,其色金黃,其香清雅,其形若佛陀拈指,似可指證菩提,所以自帶仙佛氣息的佛手,成為清供佳品,也就自然而然了。
清供
所謂清供,清,即清雅不俗之物,也可表示清心寡欲的心態。供,則表示恭敬供奉,代表高潔無染的文人性格。
以仙花、瑞草、嘉果、奇石、文玩、美器供于案上,表達的是主人的一份心情,一種雅好。
《后漢書?馬融傳》說:夫樂而不荒,憂而不困,先王所以平和府藏,頤養精神,致之無疆。
中國人對于精神的頤養,一向是重視的。清供,其實就是中國人寄情雅物,長養身心的一種方式,是中國古代文人的一種精神追求。
在傳統清供所擺設的蔬果,常見的有佛手、香櫞、文旦、石榴、蓮房、百合、枇杷、柿子等物。這些蔬果,在中國文人的眼里,都是養心的“雅物”。
為什么是這些呢?因為,清供的“供”,其實也是一種審美體驗。柳宗元就說過:夫美不自美,因人而彰。
就是說,美的東西不是它自己就美,而是有人去發現它,欣賞它,它才能從一個自然物品,變成一個美的意象。
我們說雅人玩什么都是雅,俗人玩什么都是俗,也是這個意思,不同的不是東西,是人。
中國人講究色香形,這些蔬果,或是顏色,或是氣味,或是形態,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。因此,在他們看來,都不是俗物,可作案頭清供。
我們知道,佛手,是香櫞經人工培育的變種之一。有了香櫞,為什么還要這么費心費力的,去培育佛手呢?
關鍵在于外形。香櫞的外形,類似檸檬,平淡無奇。而佛手在成熟的時候會開裂,從果實的中上部直到尾端,分裂如掌,玲瓏可愛。
其次在于香氣。佛手的香氣,比香櫞更甚。李時珍說:佛手,雖味短而香芬大勝,置笥中,則數日香不歇。
這些蔬果中,只有佛手色香形三樣俱全。宋人培育出佛手之后,佛手自然便成了案頭清供的當家之物了。
聞香
中國人好像是一個特別愛聞香的民族。除了歷史悠久的焚香系統,以及花香之外,宋代以來,尤其是明清,擺果聞香的風氣,也特別興盛。
宋人便有用橙子,充當薰帳聞果的做法:“清香夜滿芙蓉帳,笑買新橙置枕函?!睈垩诺拇笏挝娜?,更是將香櫞,選作案頭清供的必選蔬果。
中國人對于聞香,是十分講究的。譬如這尋常的花果之香,也被中國人分為熱香與冷香。佛手的香,是冷香,一股一股的。
《浮生六記》中,蕓娘對沈三白說:佛手乃香中君子,只在有意無意間。
佛手之香清冷,猶如寒梅、幽蘭,似有似乎,暗香浮動。是要你用鼻子去細細尋找,要特別留意,才能嗅到。
佛手的這種冷香,雖不濃烈,但清香持久,沁人衣裾。清代詩人李琴夫的《詠佛手》寫道:
白業堂前幾樹黃,摘來猶似帶新霜。
自從散得天花后,空手歸來總是香。
桂花、女貞、丁香、玫瑰、玉蘭、茉莉的香,是熱香。感覺是一大片一大片,熱烈高揚,那香是撲著你過來的。熱香從天而降,一下籠罩著你。
佛手的香有清冷之氣,所以蕓娘說,佛手是香中君子。而茉莉為熱香,且因其「形色如珠」常常裝飾于女子云鬢,沾染「油頭粉面之氣」。
蕓娘不喜歡,說:茉莉是香中小人,故須借人之勢,其香也如脅肩諂笑。
觀色
色澤金黃,配豆青瓷,青花瓷,或德化白瓷,更顯得嬌黃好看。
一枚小小的嬌黃的佛手,端端供在一個豆青的小瓷盤子里,那小盤子就放在窗臺上,可真是一幅絕好的山窗清供圖。
作為清供、賞玩的佛手,以少、小為美。
文震亨《長物志》:佛手……以大盆置二三十,尤俗。不如覓舊朱雕茶橐,架一頭以供清玩,或得舊瓷盆長樣者,置二頭于幾案間亦可。
這個道理其實也不難明白,佛手就如女人的手,總是纖細小巧的才好,那是深閨小姐的玉手。大如蒲扇的,那是燒火丫頭的手。
所以如果是買來作為賞玩清供的,就要挑選小果。以二三佛手,置于瓷盤或木盤中,陳設在香幾、書案之間,不僅香氣馨逸,也耐人靜觀。
“清供”二字,里面包含著離欲和恭敬,是一種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”的精神追求。
舊時的中國文人,以馨香花果置于書房茶寮,使之成為了一種有寓意的生活元素。
兩粒佛手柑,一個素瓷盤,對他們而言,不僅是美的裝飾,也是生活中的一種常態。這背后,是一份比我們當今更為閑美的生活方式,一份雅致的心境。
佛手清供可以說是古人雅致生活的一種縮影。
而當下的我們呢,還存留多少古人那般離欲和恭敬的心境,是否還懂得這份閑美與雅致?